同济医学院宝隆广场区域植物资源调查
冯移亭 阳经菁 娄 杨
生物药学基地1901班
U201913286 U201913294 U201913287
(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,湖北 武汉 430030)
摘 要:为了了解同济医学院宝隆广场植物资源的种类及其分布,对同济医学院宝隆广场植物进行调查和分析,初步鉴定出同济医学院宝隆广场现共有植物77种,其中被子植物69种,裸子植物8种,常见药用植物13种。种类较为丰富,为同济医学院植物资源的开发、利用和保护提供了参考。
关键词:同济医学院;宝隆广场;校园植物;资源调查。
校园是师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,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,构建绿色生态文明的校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。校园植物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,还兼具重要的文化和科研价值,为植物学等相关专业的课程实践提供必要条件.近年来,很多高校陆续开展了校园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。同济医学院校园植物资源较为丰富.本研究通过对宝隆广场区域校园植物种类进行调查与分析,探讨植物种类组成和资源类型,为植物教学和校园植物景观美化提供依据,助力校园植物文化内涵建设和优化校内植物资源。
1 调查区域概况
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是隶属于华中科技大学的二级学院,是中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之一,是首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共建高等学校医学院之一,是全国首批试点八年制医学教育院校,是中德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航空路13号,东经114°15′,北纬30°35′。当地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,光能充足,热量丰富,无霜期长,降水充沛,雨热同季。由于地貌、气候等诸因素的影响, 同济医学院具有植被覆盖较好, 植物多样的特点, 适宜植物的生长。
2 调查内容与方法
根据宝隆广场道路和植物现状规划调查路线和样地,先后对宝隆广场内植物进行多次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,拍照及规范鉴定,统计宝隆广场校园植物种类及资源情况,最终整理出植物种类并撰写调查报告。重点调查校园药用植物、观赏植物等资源植物。对常见及重点植物进行拍照记录,同时上传至校园植物网站,为校园植物认知和学习提供基础。
3 结果与分析
3.1 宝隆广场区域校园植物组成分析
共计收录宝隆广场区域植物77种,其中被子植物占多数,共69种,裸子植物8种,常见药用植物13种。其中,5种及以上的大科有木兰科、木樨科、蔷薇科及柏科。构成宝隆广场校园植物的主要种类。植物分类见后附表格,详细植物介绍见附录。
表一:宝隆广场植物种类(被子植物门)
科 |
种 |
大麻科 |
朴树 Celtis sinensis |
冬青科 |
枸骨 Ilex cornuta、无刺枸骨 Ilex cornuta 'National' |
豆科 |
龙抓槐 Styphnolobium japonicum 'Pendula'、紫荆 Cercis chinensis |
杜鹃花科 |
锦绣杜鹃 Rhododendron × pulchrum |
杜仲科 |
杜仲 Eucommia ulmoides |
禾本科 |
凤尾竹 Bambusa multiplex f. fernleaf、孝顺竹 Bambusa multiplex |
胡桃科 |
枫杨 Pterocarya stenoptera |
黄杨科 |
黄杨 Buxus sinica |
夹竹桃科 |
夹竹桃Nerium oleander |
金缕梅科 |
红花檵木 Loropetalum chinense var. rubrum |
锦葵科 |
木槿 Hibiscus syriacus |
菊科 |
艾 Artemisia argyi |
蜡梅科 |
蜡梅 Chimonanthus praecox |
木兰科 |
含笑花 Michelia figo、荷花玉兰 Magnolia grandiflora、乐昌含笑 Michelia chapensis、望春玉兰 Yulania biondii、玉兰 Yulania denudata |
木樨科 |
木樨(桂花、丹桂) Osmanthus fragrans、湖北梣(对节白蜡) Fraxinus hubeiensis、女贞 Ligustrum lucidum、四季桂 Osmanthus fragrans var. semperflorens、小叶女贞 Ligustrum quihoui、野迎春 Jasminum mesnyi |
葡萄科 |
五叶地锦(爬墙虎) 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 |
千屈菜科 |
石榴 Punica granatum、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|
茜草科 |
鸡矢藤 Paederia foetida、水栀子 Gardenia jasminoides 'Radicans'、栀子 Gardenia jasminoides |
蔷薇科 |
红叶碧桃 Prunus persica 'Atropurpurea'、红叶石楠 Photinia × fraseri、火棘 Pyracantha fortuneana、李 Prunus salicina、梅 Prunus mume、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、石楠 Photinia serratifolia、桃 Prunus persica、野蔷薇 Rosa multiflora、月季花 Rosa chinensis、皱皮木瓜(贴梗海棠) Chaenomeles speciosa、紫叶李 Prunus cerasifera f. atropurpurea |
忍冬科 |
忍冬(金银花)Lonicera japonica |
三白草科 |
蕺菜(鱼腥草) Houttuynia cordata |
山茶科 |
山茶 Camellia japonica |
山茱萸科 |
喜树 Camptotheca acuminata |
薯蓣科 |
薯蓣(山药) Dioscorea polystachya |
天门冬科 |
吉祥草 Reineckea carnea、麦冬 Ophiopogon japonicus |
天南星科 |
半夏 Pinellia ternata |
卫矛科 |
金边黄杨 Euonymus japonicus 'Aurea-marginatus' |
无患子科 |
红枫 Acer palmatum 'Atropurpureum'、三角槭 Acer buergerianum、糖槭 Acer saccharum、中华槭 Acer sinense |
五福花科 |
日本珊瑚树 Viburnum odoratissimum var. awabuki |
苋科 |
莲子草(空心莲子草) Alternanthera sessilis |
小檗科 |
南天竹 Nandina domestica |
悬铃木科 |
二球悬铃木 Platanus acerifolia |
旋花科 |
打碗花 Calystegia hederacea |
鸭拓草科 |
白花紫露草 Tradescantia fluminensis |
鸢尾科 |
蝴蝶花(日本鸢尾)Iris japonica |
芸香科 |
柚 Citrus maxima |
棕榈科 |
棕榈 Trachycarpus fortunei |
酢浆草科 |
关节酢浆草 Oxalis articulata、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 |
表二:宝隆广场植物种类(裸子植物门)
科 |
种 |
柏科 |
柏木 Cupressus funebris、池杉 Taxodium distichum var. imbricatum、龙柏(伏地龙柏) Juniperus chinensis 'Kaizuca'、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、圆柏 Juniperus chinensis |
罗汉松科 |
罗汉松 Podocarpus macrophyllus |
松科 |
雪松 Cedrus deodara |
苏铁科 |
苏铁 Cycas revoluta |
表三:常用药用植物及功效
科 |
名 |
入药部位(中药名称) |
功效 |
菊科 |
艾 |
叶(艾叶) |
温经止血,散寒止痛;外用祛湿止痒。 |
天南星科 |
半夏 |
块茎(半夏) |
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,消痞散结 |
杜仲科 |
杜仲 |
树皮(杜仲)、叶(杜仲叶) |
补肝肾,强筋骨,安胎 |
金缕梅科 |
梅 |
果实(乌梅) |
敛肺,涩肠,生津,安蛔 |
木樨科 |
女贞 |
果实(女贞子) |
滋补肝肾,明目乌发 |
蔷薇科 |
枇杷 |
叶(枇杷叶) |
清肺止咳,降逆止呕 |
忍冬科 |
忍冬(金银花) |
茎枝(忍冬藤) |
清热解毒,疏风通络 |
薯蓣科 |
薯蓣(山药) |
根茎(山药) |
补脾养胃,生津益肺,补肾涩精 |
蔷薇科 |
桃 |
种子(桃仁)、枝条(桃枝) |
活血祛瘀,润肠通便,止咳平喘;活血通络,解毒杀虫 |
木兰科 |
望春玉兰 |
花蕾(辛夷) |
散风寒,通鼻窍 |
木兰科 |
玉兰 |
花蕾(辛夷) |
散风寒,通鼻窍 |
蔷薇科 |
皱皮木瓜 |
果实(木瓜) |
舒筋活络,和胃化湿 |
茜草科 |
栀子 |
果实(栀子) |
泻火除烦,清热利湿,凉血解毒;外用消肿止痛 |
3.2 宝隆广场具体分区
将宝隆广场区域分为25个区域(A-Y区):宝隆广场分区情况

各分区全景图片:
(1)A区(共2个视角)

(2)B区(共1个视角)
